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化学分析、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寿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误区及规避方法。
误区一:忽视仪器预热
很多人在使用
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前,未进行充分的预热。实际上,仪器在启动后,光电检测系统和光源需要一定时间来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应至少预热15-30分钟,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误区二:错误的光路调整
光路的正确调整对于测量结果至关重要。部分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未按照正确的步骤调整光路,导致光路偏离或聚焦不良。在调整光路时,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光路准确且稳定。
误区三:忽略比色皿的使用规范
比色皿的选择、清洗和放置都有严格要求。若使用不合适材质或尺寸的比色皿,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在使用前,要确保比色皿干净、无磨损,放入比色皿架时要正确对准光程位置,避免比色皿内有气泡或残留杂质。
误区四:不重视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环境湿度和温度较为敏感。如果环境湿度太大,可能会导致光学部件受潮;温度不稳定则可能影响仪器性能。应将仪器放置在干燥、温度恒定的环境中,一般温度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
误区五:随意中断测量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随意关闭仪器或中断测量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甚至损坏仪器。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应让测量过程连续完成。
误区六:忽视仪器的定期维护
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如清洁光路、校准光谱、更换配件等。长期不进行维护,仪器精度会下降,故障率也会增加。应按照仪器使用手册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为了避免影响测量结果和仪器寿命,在使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时,要充分预热仪器、正确调整光路、规范使用比色皿、控制环境条件、避免随意中断测量以及定期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