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计由于准确度高、测定限度低、设备简便、仪器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已成为制药生产中*的检测设备之。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或一定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定性和定量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朗伯-比耳定律,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含量、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对于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其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随着大量新的显色剂的合成及应用,尤其是有关多元络合物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推进了元素测定的灵敏度的大幅提高。采用预富集和示差法,适用质量分数从常量(1%~ 50%)到痕量(10-1°~10-8)。
在各国药典中,药品的理化常数、鉴别、检査和含量测定等各个项目中,都能见到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例。目前利用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的药物品种有维生素、抗生素、解热药、去痛药、降血压药、安定药、镇咳药、滴眼药、磺胺类药、利尿药、某些妇科药、痢疾药、腹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在药典和药品标准中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项目有吸收系数、鉴别、颜色检査、纯度检査、溶出度、含量均匀度检査和含量测定等。在制药生产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多的是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杂质检测、药物稳定性考察、释放度、药物负载行为测定及物质结构鉴定等方面。
药物含量测定:
药品的含量是评定药品的主要指标,在设计其测定方法时,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要着眼于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现可以直接用于药品含量的检测。目前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较多的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膏剂、注射剂等。
1片(滴丸)剂中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固体制剂中药品含量,需制备已知含量的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溶液,测定*吸光度处波长;然后以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并建立标准曲线;取已配制好样品溶液适量,置于石英比色皿中,在*吸光度波长处测定溶液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含量。
盖柯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7nm处,测定了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2013年,郭锦明等人在原有的阿司匹林溶出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测试波长从可见光区迁移到紫外光区,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并将此方法运用在药剂实验教学。
如果有些片剂药物没有强的生色基团,没有紫外吸收或是吸收很弱,不能用紫外分光法检测器直接检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其与生色基团衍生,生成有紫外吸收的衍生物来检测其的含量。1993年,Drazen等人利用阿仑膦酸钠易与金属鳌合的性质,建立了阿仑膦酸钠与Cu2+鳌合形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物,从而可用普通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阿仑膦酸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2000年,Kuljan in 等人通过将阿仑膦酸钠与Fe3+络合,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阿仑膦酸钠的含量,可检测质量浓度2 |xg/mL 的量。
利用同样的原理,通过铝敏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在pH=6.30的缓冲溶液中测定片剂中依诺沙星含量,可检测的浓度在0.4~37.5 |xmol ? L-1,检出限为 0.125 |xmol ? L-1,此方法测定依诺沙星片剂的含量灵敏、简便、快速、准确[。另外,2008年,Walash等人利 用Cu2+和利塞膦酸钠鳌合,形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物,简单、快速、地测定出了利塞膦酸钠的含量,该方法的检测范围是2~40 |xg/mL,检测*限度是 0.03 |xg/mL。